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人民日报刊文:政策接地气 才能真落地!

人民日报刊文:政策接地气 才能真落地

时间:2025-07-08 20:40:41 来源:谈虎色变网 作者:时尚 阅读:114次

于彩欣

本地资源、人民日报市场需求、刊文群众心声是政策我们规划产业、制定政策的接地依据。政策接地气、落地重实际,人民日报干部群众才能想在一起、刊文干在一起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彦琥硕镇沙日嘎达巴村村民张玉珠最近笑得合不拢嘴,政策“今年春天我们进行了技术改良,接地现在收获了102只羔羊,落地这改良率确实喜人。人民日报”

乡亲们忙了一年、刊文盼了一年,政策有了收获,接地我们看在眼里,落地心里跟着他们一起高兴。

我所在的巴彦琥硕镇是一个农牧业结合的乡镇,资源相对匮乏,肉羊养殖一直是镇里的主导产业。可是,受到结构不优、质量不高、集约发展合力不够等问题的影响,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经过走访村民、调研市场,我们反复评估后决定调整产业结构,走“舍饲圈养、少养精养、集中改良、短期育肥”的路子。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村民们推广改良品种,争取达到两年三产、一产多羔的效果。另外,村里党员积极改进玉米种植技术,解决畜草矛盾问题。

政策接地气,才能真落地。目前,全镇肉羊存栏已有12万只,改良率已达70%以上。算算账,去年仅此一项,村民人均纯收入就有1.76万元。如今,乡亲们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经济条件好了,村居环境也不能拖后腿。我们引进环保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起了垃圾处理厂,推行“户清运、村收集、企业转运”的处理办法,解决了农村牧区垃圾处理问题。与此同时,针对环境治理力量薄弱问题,我们整合了11个嘎查(村)党组织、群团组织、志愿服务队等力量,共同推动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促进产业发展、整治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如何制定政策、统筹协调是一门大学问。在巴彦琥硕镇工作的3000多个日夜里,我深刻体会到,本地资源、市场需求、群众心声是我们规划产业、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接地气、重实际,干部群众才能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汉口银行IPO:该如何面对仍未平息的“举报风波”?
  • 交通运输部:授权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开展天津口岸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运价备案执行情况检查
  • M2芯片对苹果意味着什么?CarPlay为什么在中国水土不服?
  • 湖北:推动全年新增4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 WTI原油日内暴跌6
  • 仁信新材年营收17亿 行管人员仅13人 客户供应商交叉重叠9家刚成立即合作
  • 美洲峰会遭遇尴尬,拜登的目标能达成吗
  • 平安人寿东莞中心支公司被罚1万元:未对保险代理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推荐内容
  • 德信中国倒在“黎明”之前,宣布无法按期兑付唯一美元债
  • A股刚回暖,方正证券美女分析师高喊4000点,券商启动合规调查!
  • 库存过剩拖累行业之际 TJX等折扣零售商或成赢家
  • 结束行政接管,正式更名!这家券商变身央企子公司,高管名单曝光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变局下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合作
  • 高校学生返乡途中如何防疫情?听听国家卫健委怎么说